为生命装点尊严——江夏入殓师

他们不在美容院工作,SPA按摩技术却炉火纯青;他们不是法医,但每天都要与遗体打交道。他们人见人嫌,可特殊时刻,又被人们拥抱“感谢有你”。他们守在天堂门口,站在生命尽头;能让冰冷重焕生机,也让人们相信,一定能与故人“后会有期”。
遗体整容师,对于很多人来说,是一个听说过却并不真正理解的职业。周广桥是江夏殡葬行业一名默默无闻的整容师。他在这个“家家离不开、人人都怕去”的又苦又脏又累的特殊岗位上,一干就是20年。20年来,他任劳任怨,把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殡葬事业。

首次接触遗体整容
散发恶臭熏得几天吃不下饭
与火化相比,整容工种会更近距离、长时间地接触逝者,而且,看到的都是“第一现场”。周广桥第一次接触高度腐化的遗体时,被遗体所散发的恶臭刺激得几天都没法吃饭。见到车祸、意外伤害等遗体,晚上就做梦,有时干脆就睁着眼,不敢睡着。
当时,带他入行的方师傅为他“宽心”道,“干这行,记性别这么好,不能老记着让人害怕的事。而且,这一行是积德的事,干好了,就能让逝者家人少些痛苦。”师傅的话深深印在了他的心底,坚定了他的信念和选择,“我的付出虽然很苦,有时甚至还不被理解,但事情总还是要有人做,能够最后给逝者以人格尊严,我认为我的付出是值得的。”

一年365天待命
休假日回单位为8逝者整理仪容
多年来,为了更好地满足治丧群众的需求,一年365天,即使是在休息日、节假日,只要工作需要,周广桥就会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。去年某公司8名员工在上班途中遭倒塌墙体埋压,经现场抢救仍不幸身亡。当时正值周广桥休假,接到电话后,他二话没说,迅速赶赴单位,带领其他三位整容师,为8位逝者遗体进行了清洗、穿衣、化妆整容。由于事发突然,遗体大多面目全非、身体变形,需要耐心、细致的还原逝者原有的外表,他们从上午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钟才结束。当他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,家人很不理解他的这份敬业精神,他舒缓一口气说,“我年纪最大,这么大的事我不带头怎么行,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,就要坚持到底。”

亲人不敢面见的“遗体”
他巧手令其“恢复如初”
冷库内大多是非正常死亡的遗体,有的场景甚至让人毛骨悚然,常人是无法忍受的。2012年,江夏某厂发生爆炸事故,其中一具遗体被炸的很厉害,面部红肿、脱皮、破损、擦伤,双下肢也多处被划伤,深可见骨,全身上下污浊不堪,光是清洗遗体、消毒伤口就耗费了很大工夫,接着要缝合塑形……在浓重血腥味的整容室中,周广桥和同事小汪忙碌了近8个小时。
该事故协调善后处理的一位领导在旁只看了近一小时,就感慨地说:“这工作还真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。”起初,来处理后事的家属无论如何都不敢看自己的亲人,因为他们去过事故现场,知道当时的情景,他们怕承受不了。可是,当他们忍不住去看亲人最后一眼时,心都安定下来了,因为,他们的亲人“恢复如初”,已经“安然入梦”。

费尽全力恢复遗容
拒收家属感谢红包
在工作中,周广桥视逝者如亲人,对任何一道工序,自己不满意绝不罢手。一次,一位逝者咽气时嘴张得很大,遗体僵硬后,经过冷藏,嘴始终处于张开状态。周广桥费尽力气还是不能让逝者合上嘴,家属看他确实尽了力,就通情达理地说,“算了,算了”。但周广桥没有就此罢休,他到办公室拿来一瓶开水,硬是用热毛巾一点一点地敷压,直到最后让逝者恢复了正常姿态。在场的家属十分感激,几次三番向他赠送财物都被他婉言谢绝。他说,“有些问题令家属焦头烂额,可以理解,因为隔行如隔山,但作为我们干这一行的,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,那就愧对自己的工作。”为遗体整容化妆,是一个特殊而平凡的工作,不可能显赫一时,更不会流芳百世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。让逝者安息、给生者以慰藉,这就是周广桥——一名普通殡葬工作者,对人生价值的追求!

后记
让人体体面面地走是国人的传统观念,只有逝者有尊严,生者才能得到安慰。但由于神秘和不可验证性,死亡常意味着不祥、阴森和肮脏。大家重生避死,对一直跟死亡打交道的入殓师更是顾忌。婚礼、寿宴请自动回避;走亲、访友没事儿别来;至于找对象啥的,还望你们内部消化,在自己圈内连连看就行。他们仿佛不是生命尊严最后的守护者,而成了死神的代理人。
人们一边给着白眼,一边又要求丧葬业进步。从1995年开始,我国陆续有四所高校开设殡仪专业。听着像是周一殡葬、收尸、插花课,周二烧骨、挽联、风水课,但学生从实操到理论要样样精通。人才一批接一批的培养,他们心里除了信念却只剩迷茫。
 或许没必要把一份职业捧得太过神圣,但任何工作都理应得到起码的尊重。

发表评论